湿是潮湿之意,湿聚可成水,水散复成湿。湿的性质重浊腻滞,不易渗泄,因此,湿病往往缠绵不解。湿分内外,外湿多见于夏秋之间,是指外界之湿浸入人体,如冒雾、淋雨、涉水、久居潮湿之地所引起的病证。但是外湿较少单独致病,往往和风、暑、热、寒之气相兼为病,是外感病的常见原因。如湿与风结合,则为风湿;与寒结合,则为寒湿;与暑结合,则为暑湿;与热结合,则为湿热。内湿是由脾胃运化不良所产生的水湿。脾为己土,喜燥恶湿。如“湿困脾阳”,就是邪气过重束缚脾的动能,更加妨碍水湿的运化,因此,湿病初起,往往有脾胃不适的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故湿病多属中焦,在治疗上应脾胃并重。因此,前人有“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之说,是有实践依据的。
一、化湿三法
1.芳香化湿法
用于胸闷、食呆、口淡、泛恶、舌苔白腻等症。
药物:藿香、佩兰、砂仁、蔻壳、陈皮、佛手、草蔻仁、厚朴花、苍术皮、黄豆卷、苏叶、通草。
2.苦温燥湿法
用于食滞脘痞、便溏、泛酸、嗳气、腹胀、苔白腻而滑等症。
药物:苍术、厚朴、草果仁、干姜、砂仁、澄茄子、荜茇、橘红、茯苓、茵陈。
3.清化湿热法
用于胸闷、心烦、口渴、尿黄、短气疲乏、舌苔黄腻等症。
药物:鲜豆卷、荷叶、藿香、佩兰、砂仁、砂壳、杏仁、苡仁、厚朴、黄芩、滑石、通草。
二、利湿二法
1.淡渗除湿法
用于湿热内蕴,或湿阻肺脾,气机不宣等证。
药物:淡竹叶、苡仁、通草、赤茯苓、白茯苓、滑石、茅根、芦竹根。
2.健脾逐水法
用于肢体浮肿、腹胀、尿少而频等中气不足证。
药物:汉防己、黄芪、白术、炮姜、槟榔、厚朴、木香、茯苓皮、大腹皮、木瓜、葫芦瓢、车前子,可加仙鹤草、大枣。
上述气、血、痰、湿的各种治法,都应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阴阳学说是表示一定具体变化的相对性概念,如阴阳互根、阴阳平衡和阴阳转化,可以反映人体变化的某些规律。在医疗实践过程中,要在阴阳相互依存(互根)的基础上,运用阴阳的平衡、转化规律,进行疾病的防治。在治法的具体应用时,又要根据病机的“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寒热进退、邪正盛衰、阴阳虚实”等情况来遣方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来自: 古道岐黄 gt; 《辩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