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原为2007年在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讲座的原稿。
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急重症的体会
作者:江鸿儒
大家好!首先感谢学院的领导及老师们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使我能有机会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祖国的传统医学。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可能在某些方面讲得不是很好或者有错误,希望老师及同学们能提出指正。
今天主要讲我在临床运用经方治疗疑症、难症、急症、重症的经验与体会。
一、疑症
柴胡桂枝汤合芍药甘草汤治顽固腹痛
1987年首次治疗一例顽固性腹痛患者。蔡某,男,65岁,漳州市龙海县港尾镇白坑村人。主诉:顽固腹痛三十七年。
患者于1950年在部队时,有一日下河游泳,忽然在水中手足抽筋,腹痛难忍。经治疗后缓解。后来腹痛频繁发作不停。三十多年来多方求治,或诊为“腹型癫痫”或诊为“虫痛”或诊为“癔病”。累进各地大小医院住院治疗均未能治愈,甚至不能确诊。该症发作时呈绞痛并持续性不止,继而出现一小碗口大小的硬结。按之硬,推之不移,时左时右不定。用力按擦时可肿散痛止。否则需注射解痉痛剂方可缓解。双腓肠肌常于夜间痉挛抽痛。观其形瘦,但神色未见虚象。二便正常,食欲尚佳。腹痛发作无规律,或一日数发,或数日一发。不发作时则如常人。诊其腹,见腹肌拘急,心下支结。舌淡红,少苔,脉浮紧有力。因思《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篇载,《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痛者”。又观其脉、证,证属肝阳太过,肝阳不足以濡养经脉,以致经脉拘急作痛。治宜调理阴阳、濡养经脉,缓急解痉。方用柴胡桂枝汤合芍药甘草汤。
柴胡15g 黄芩10g 半夏10g 党参10g 桂枝10g 白芍40g
炙草30g 生姜4片 大枣4枚
水煎二次,分三次温服,七帖,每日一帖。药后告知腹痛未再发作,双足未再抽筋。原方再进七帖。停药后观察随访跟踪,从未再复发。十三年后其死于肺癌。
此类腹痛病例临床遇见约四十余例。西医均以“腹痛待查,无法诊断及无法治疗”而终。最近又遇一例典型病例。一女患者,河南省人,年五十四岁,亦是腹痛多年,曾在河南省立某医院多次住院治症均未能确诊。后怀疑“阑尾炎”而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腹痛如旧发作。又复进住该院,又请许多专家会诊,怀疑“胆囊炎”,又行胆囊切除术,不料术后腹痛发作更频繁,原约一月左右发作一次,进而变为十天发作一次,而且痛势加剧。有几次疼痛致使晕厥休克。该院专家会诊后认为此病该院无法诊断,更无法治疗,劝其出院另寻高明。因其亲戚为厦门某空军干休所领导,且其子亦在该所服役,遂将病人接至厦门。先住于厦门某市级医院,经全身重复彻底检查,未能确诊。痛时用普通解痉剂如“654-2”、“阿托品”等均未能止痛。终需用“杜冷丁”方能止痛。后又转住厦门某市级医院消化科,又重新检查,仅检查费用就花费一万余元,又用诊断性治疗等均未获寸效。每次疼痛均需肌注“杜冷丁”方能止痛。院方又恐“杜冷丁”长期使用成瘾,而告之病人家属医院已无能为力,爱莫能助,劝其出院。病人几欲跳楼自杀。无奈之下其子来余诊所,恳余出诊,抱着一试的心理请为之诊治。于是余如小偷一般随之到该院病房为之“试一试”。症见面色红润,神色如常(当时已用过“杜冷丁”),形胖,腹满,腹肌软。但心下支结。重按仍有疼痛。患者诉之疼痛先从上腹部开始,渐渐全腹扩散。疼痛呈绞痛样持续性发作,痛苦难于言表。二便正常,纳可,但从无手足抽筋病史。舌红苔白,脉浮紧。余沉思良久,仍投以柴胡桂枝合芍药甘草汤(方如前述)。当夜投一剂,次日疼痛竞然不再发作,(其间连续十几日每天均从早晨六点钟开始痛,约半小时后开始剧烈疼痛),病人遂于当日下午办理出院。连服七帖腹痛未作。嘱其再服七帖后停药观察。至今腹痛未再发作。
当归生姜羊肉汤治产后腹痛
患者张某,女,年25岁,因分娩时产房空调太冷,顺产后第七天开始腹疼痛,痛势剧烈。先用120急救车送至某市级医院,急诊科见是产后腹痛,立即转送妇产科。经妇产科大夫检查排除产科方面病症。亦随即送至普外科。后普外科一主任检查后亦排除外科诸症。后家属问该转送哪一科室诊治?该主任亦表示无奈,告之病因病理不明确实再无法治疗。且他也是应产科请求会诊,即排除外科所应有疾病后,他也爱莫能助。患者本身也是某市级医院护士,自知西医诊疗规范。遂出院来诊所用中医治疗。诊见:下腹部胀痛,但无明确压痛点,腹肌拘急,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剧痛时全身发抖,牙关战抖。四末欠温。面呈青色,唇色暗淡。大便溏,日二次,不发热,微恶寒。舌淡红,少苔,脉沉紧。先投当归建中汤日进三剂未应。后细问其因,知其在产房受寒。此症乃《金匮-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篇之“产后腹中
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之症。遂投原方。
当归50g 生姜150g 羊肉250g
水五大碗煎至二碗半,分三次温服。服第一次药后半小时,得矢气,腹痛若失。三次服后面色转和,四肢转温而诸症均除。此方不仅治产后腹痛,并可广泛应用于妇科盆腔炎反复腹痛难愈之症。男女寒疝腹痛诸症。
大黄附子细辛汤治肋下偏痛
患者为俄罗斯人。弗尔拉基米尔,男,42岁。患右肋下疼痛多年。曾在莫斯科多家医院均不能确诊。多次治疗始终未愈。由厦大外语系一俄语翻译带来门诊。诊见体形壮实肥胖,腹满,右肋下有压痛。大便正常。西医各种检查均未见异常。右肋下时常作痛。舌淡红,苔白,脉弦紧。症脉合参,症属《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篇之“肋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遂处原方。
大黄15g 附子15g 细辛10g
三剂,水煎二遍温服。三天后来复诊告之日泻下二三次。肋下偏痛已消失。于是原方再给三剂。患者对中医之疗效甚感惊奇。告之其在莫斯科许多专家均未能治好的病,中药竞如此简单而且有如此奇效。此类症状临床也较常见。西医均未能确诊。中医认为寒积肋下,治宜温下散寒止痛。
黄土汤治远血
患者为一农场领导。男,年50岁。主诉患多年怪病,总查不出病因。症状为大便出血。初自以为是内痔出血,但在县医院肛肠科却排除内痔。后转消化内科做肠镜,亦未能查出出血病灶。有时三五天一次,有时十来天一次,有时半月一次,总是在大便后滴出几滴鲜血,血色清红,不痛,常乏力、头晕。食欲正常。舌淡红,少苔,脉沉弱。余告诉他,此症中医叫“远血”,不难治疗。《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症治》篇“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遂处黄土汤加减,去黄苓、附子、生地,加干姜、赤石脂、党参。
党参15g 白术15g 干姜15g 赤石脂75g 阿胶(烊化)15g
炙草10g 柏叶10g 艾叶10g 地榆10g
水煎二遍分二次温服,七剂每日一剂。七剂药服后复诊,出血未再发作。再投七剂,停药观察三年未见再发作。此症临床确不少见。曾治贵州来厦打工一青年,亦患此症,亦用上方治愈。其至今十余年尚在厦门,常以它病来诊,但远血症从未再发。
二、难症
葛根汤治疗颈椎症
患者陈某,男,45岁,某县委办公室主任。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致头颈强痛、肩、手麻木。经当地县医院拍片确诊为颈椎增生。经用牵引、针炙、理疗等,疗效不佳。后来求用中药治疗。诊见虽年过不惑,但仍体质壮实,头颈强痛,酸麻。平时不易出汗,舌红,苔白,脉浮有力。症属太阳经脉不舒,治用葛根汤原方。
葛根24g 麻黄15g 桂枝12g 白芍15g 炙草10g
生姜4片 大枣4枚
水煎服,并嘱第一剂务需温服取汗。连用七剂每日一剂。服后头项强痛大减。后用原方稍事加减连服一个月,症状解除。但拍片增生仍在,未见变化。
用葛根汤治颈椎病应注意几点:
1、 如觉痛酸严重,可加乳没、灵仙、羌活。
2、 如体质较差,多汗、自汗应去麻黄。
3、 服第一剂药一定要温服取微汗。
4、 要耐心连服一个月以上。
5、 如见有口苦、咽干等少阳症,应与小柴胡合方。
五苓散治鞘膜积液
患者,男,13岁。患鞘膜积液三年。市某医院外科主任告之可手术治疗,但复发率很高。其以前常以内科杂病在本诊所治疗,均获良效。问可否用中药治疗此病?余告之此病中医并不难治,务请放心。遂处以五苓散原方散剂。
泽舍24g 茯苓15g 猪苓15g 白术15g 桂枝10g
研细末,每次服十克,开水冲服,每日三次。服药期间注意多服热开水,禁食生冷。服至三个月,B超复查已告痊愈。
五苓散治心包积液
患者为一书法家之妻,年72岁。先患感冒,后咳嗽、短气,双下肢稍有浮肿,小便不利。拍片及B超均见心包积液。口干欲饮,素患有糖尿病。舌淡红,苔白,脉沉,症属膀胱气化失司,心、脾、肾阳气不足。投五苓散化气行水。亦用原方散剂,每服十克,淡米汤送服。每日三次,并嘱多服热开水,多穿衣服,取微汗。服至一个月,双下肢浮肿消失。B超复查心包积液消失。
五苓散治二尖辨关闭不全
患者黄某,男,年36岁。因乏力,动则短气,在市某医院心脏中心检查。后确诊二尖辨关闭不全,如要治愈需手术置换人工辨膜,费用较多。因其为龙海地区的农民,无经济能力支付昂贵的手术费用而自动出院。后来求用中药治疗。因思日本中医界有用五苓散治疗此病这报导,遂用五苓散原方,亦用散剂,每服十克,日三次。并嘱其尽量用米汤冲服。每个月为一疗程。连至第三个月,短气、气喘逐渐减轻。服至半年后竞可到海澄镇码头从事搬运工作。嘱其到医院复查,告之基本没有不适之感觉,何必多花那些血汗钱。难怪五苓散在日本中医界被誉为最佳强心剂。且可长期服用,无毒无付作用,安全可靠,经济实惠。用于中、早期心衰患者见下肢浮肿,小便不利,均应及早使用,且疗效卓著。
吴茱萸汤症治疗顽固偏头痛
患者江某,女,年41岁,反复头痛十多年。每发于月经前后或紧张、疲劳时。痛时恶心欲呕,甚至呕吐口水涎沫。痛先发于两侧,后渐痛至颠顶再至后头。初服止痛片一片可止痛,后服至二片未能止痛。多次在市某医院神经科检查。曾做CT、核磁共振、脑电图,排除占位性病变。确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经多次治疗未见效。后来求中药治疗。诊见面色欠华,舌质淡红,苔白,脉浮大。重按乏力。来诊时头痛正发作。症脉合参,症属厥阴头痛无疑。遂投以吴茱萸汤。
吴茱萸15g 红参15g 炙草10g 生姜4片 大枣6枚
水煎二次,分二次温服。三剂。三天后复诊告之服药后半小时头痛即止。原方续进七剂。观察半个月头痛未再发作。继用归脾汤调理月余。随访至今五年未再发作。厥阴头痛临床多见于女性患者,男性偶有。有关吴茱萸汤症的详细论述,我认为以日本汉方医家“矢数道明”先生在《汉方临床治验精粹》一书中为最好。大家可以参考该书。
桃核承气汤治疗急性肩周炎
患者洪某,女,52岁。患急性肩周炎半个月。右手臂疼痛不能抬举。先在某社区卫生中心治疗未应,又到某市医院治痛,该院骨科医生笑谓之此症无法速愈。后来诊所求用中药治疗,诊见形体壮实肥胖,面色华润。右手不能抬举。舌红,苔薄白,脉沉实有力。遂投以桃核承气汤加味。
桂枝15g 桃仁12g 大黄15g 芒硝(冲)15g 当归15g
甘草10g 赤芍10g
水煎服,日一剂,三剂。三剂后疼痛已减大半。但日泻下五六次。但未觉体虚不适。原方再进三剂,手臂疼痛消失,抬举自如。后三剂药日泻下仅二三次。且仍未觉不适。用本方治疗肩周炎确实疗效卓著。其实并不是我最先发明,而是受教一位山西的老中医,名字叫“赵明悦”。他写一本书叫《经方发挥》。二十年前看过这本书介绍用本方治肩周炎。试之临床,疗效卓著。大家如果能得到这本书,一定要看它二十遍。每一篇都是他临床的宝贵经验。这本书也让我受益匪浅。
三、急症
大承气汤治疗急性中毒性肠炎
患者江某,男,年38岁,体壮实,因当地普渡过节,暴饮暴食,致高热、下痢、腹痛,时谵语,里急后重,体温高达39.2度以上。在当地卫生院以氯霉素、庆大等对症治疗输液未效。请余用中药协助治疗。除以上诸症之外,尚见舌红、苔厚稍黄,质干。口气浊臭。腹诊见腹满拒按,胸腹灼热。小便短赤。脉滑数有力。症属宿食与湿热结肠腑。腑气不行,六腑以通为用。治宜以大承气汤除宿食热毒。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下抽薪”。遂处原方。
大黄18g 厚朴24g 枳实18g 芒硝20g
水煎服(一剂煎二遍),分二次服。一帖,服一贴后畅下四次,泻下大量污物。腹痛顿失。当夜体温降至正常。次日即出院。后竞未再服药而诸症尽除。此类症状在农村颇多见。即《金匮-宿食症》此病应通因通用治之。
厚朴三物汤治疗急性肠梗阻
患者翁某,男,16岁。以腹胀痛来诊。五年前曾因肠梗阻手术。此次又在某市医院拍片、B超,诊断可能又肠梗阻。余诊见腹满痛,叩之鼓音明显。大便三日未通,肠鸣音减少。腹满拒按。不发热,无呕吐,小便少。腹痛呈阵发性加剧。舌淡红,苔白润,脉沉实。《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症治第十篇》云:“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遂处原方。
厚朴24g 枳实15g 大黄20g
二剂,水煎,一次炖服。如有吐出或大便不通,再煎第二剂。务求得矢气、通大便。当夜近十二点服下,稍有矢气。腹痛稍减,但大便未通。至清晨五点大便仍未通。遂再煎第二剂。服后至上午九点钟大便畅下二次,诸症顿除。当时其父母惧怕再次开刀,所以力求用中药解,对余是不胜感激!
大承气汤治中风(蛛网膜下腔出血)
某患者,男,62岁,系笔者叔父。于二十五年前患中风,先送至某医院治疗一周,病情加重。后又转送至上级某市医院,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告之已病危,同时尽力抢救。但病情日渐危重。当时笔者尚在外地开业。到医院探望其已重度昏迷半个月。气粗、面红、舌红、苔焦黑芒刺,口气臭秽,大便近二十日未行。喉中痰声漉漉。症属阳明腑实重症,热毒蕴结。蒙敝清窍,灼伤阴津。难怪神志日渐昏迷而危象毕现。此症非大剂大承气汤急下存阴不能救于万一。遂急投大承气汤原方。
大黄20g 厚朴24g 枳实24g 芒硝(冲)15g
一帖,水一碗半急煎八分。尽量从速灌服。从下午六点钟开始灌药,至当夜十一点即开始泻下臭秽难闻之粪便多次。次日神志即转清醒。医师查房皆甚感惊讶。次日又将药渣煎服及在西医连续治疗下日渐好转。最后竞无严重后遗症而存活十二年。
大承气汤治疗痉症“破伤风”
余二十年前在农村开诊所时,有一男患者,时年56岁,因在耕地时犁头刮破足部。自己不介意,用青草包敷治疗。半月后竞发热不降。遂请笔者出诊。诊见全身肌肉板硬,头项强,发热,面呈苦笑面容。遂确诊为破伤风。嘱其立即送该专区医院。(因其弟为该院付主任医师)。经该院抢救一周,症情日渐加剧。一周后其妻回来借钱又来余诊所,知之医院已多次发出病危通知书,通知家属准备后事。主要症状为高热不退、昏迷、痉挛抽筋,全身仍然僵硬如板。余问其大便是否有通?(因余出诊时病人已多日大便未通)其妻告之已十余日粒米未进,自然亦无大便。余立即配三剂大承气汤,嘱其立即赶回医院,并让其转告其小叔,设法急煎一剂中药并一次灌下,也许还有希望。其妻遂即刻返回医院,并如嘱将中药一次鼻管灌下。当日夜间大便通,体温下降,诸症大减。次日又进一剂,又泻下多次。症状逐渐好转。后用西药连续治疗至痊愈出院。后来其弟回乡特来告诉笔者:“那中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风痱症
1992年曾治一陈姓患者,男,40岁,四川省秀山县人。在华侨中学食堂工地做木匠。一日半夜起床小便,忽然四肢痿软倒地,但语言神志均正常,唯手不能握,足不能立。其同乡送至市某医院。经初步检查,排除低血钾瘫痪。欲收住急重症病房进一步检查治疗。因无法凑至六千元押金,遂送回工地,准备联系大巴车送回老家。并一方面来诊所要求为其输液以维持生命。余告之病人饮食、语言均无碍,生命目前尚无危险,但可用中药先行及时治疗至为重要。其老乡认为有理,遂请余速用中药治疗。诊见唯四肌痿软无力,其余舌脉均未见异常。思《金匮-中风历节病脉症并治》篇所载“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原文。遂按原方比例处方。
麻黄35g 桂枝35g 当归35g 党参35g 石膏35g
干姜35g 甘草35g 川弓12g 杏仁45g
一剂。嘱急用水六碗,急煎成三碗,每服一大碗,四小时服一次。温服取汗。服至汗出为度,汗出止后服。次日早上竞手足恢复正常。患者亲来诊所道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此方可广泛用于中风,特别可用于脑梗、面瘫,及时应用,效果越好。
大青龙汤治高热
患者郭某,男,30岁。于七月中旬一清早搬运水泥,全身出大汗,即入池塘中洗澡。在水中颇感寒意透骨。回家后即感不适。至午后则恶寒发热,全身疼痛,烦燥,无汗,气急声粗。因闽南民间有一陋习,认为夏暑季节发热均为“中暑”,不可用西医打针。其家人遂请笔者用中药为其“清热解暑”。诊得除以上诸外,尚见谵语、气喘。体温高达40.5度。沉思良久,诊为“夏日伤寒重症”,症属内郁炽热而外束寒邪。阳热弗郁不得外泄之太阳病,大青龙汤症。毅然处以大青龙汤原方。
麻黄18g 桂枝12g 杏仁12g 石膏100g 炙草10g
生姜4片 大枣4枚
一剂,嘱其水煎温服取汗。傍晚六时服药,至九时遍身汗出,脉静身凉热除。诸症若失。次日嘱其再服二煎之药,未再剂而病愈。
四、重症
人参四逆汤治心衰
患者黄某,女,83岁。患老慢支、肺气肿十五年。因外感诱发咳喘加剧而收住某医院。经各种检查之后告之病危,嘱其回家准备后事。并告之如不及时出院,恐怕无时间回家而死于医院。于是其家属一面联系救护车一面请笔者到医院为其最后一诊以尽心意。诊见唇色暗黑,深度昏迷,双下肢浮肿,四末欠温,面目浮肿晦暗。舌象因昏迷无法察看。脉象浮大无根。症属心、脾、肾虚衰,阳气败亡欲脱之症。治宜回阳救逆。方用人参四逆汤加味主之。
红参30g 干姜15g 附子15g 炙草10g 桂枝15g
白术15g 茯苓30g
一剂,嘱浓煎,临出院前于下午六点慢慢灌下。至九点钟到病人老家时已能说话。于是连夜又急煎一剂灌下。清晨神志转清。嘱其清早又原方再进一剂。精神逐渐好转,四末转温。唯咳喘未止。遂转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味。
茯苓40g 杏仁12g 炙甘草10g 半夏15g 厚朴15g
干姜10g 五味子10g 细辛6g 桂枝10g
水煎温服,连服五天。后咳喘渐平。唯食欲欠佳,乏力,痰多,色白。续用六天君子汤以健脾化痰。先后调理近二个月。现恢复良好,可在村里活动,生活完全自理。
木防杞汤治疗心衰
先父在世时,亦患肺气肿二十年。82岁时亦因外感诱发喘、咳。端坐达旦,不能平卧。经用西药抗感染,强心利尿十余天,效果不理想。渐至双下肢浮肿,腹肌拘急,不能平卧,痰黄稠难咯出,气喘不止。舌质红,无苔,脉象沉数。唇色紫暗,小便不利。遂投木防杞汤。
木防杞15g 石膏30g 桂枝10g 高丽参30g
水煎服。一剂后诸症稍减,自感腹肌拘急症大减,痰较易咳出,原方再进七剂,咳喘渐平。双下肢浮肿消退,小便畅利。可平卧而眠。后仍用六君子汤调理月余而康复。
四逆汤与木防杞汤同样用于心衰,但四逆汤症是纯阳气败亡,而木防杞汤则是阳虚但有夹热症。木防杞汤的特点是“心下痞坚,面色黧黑”。
理中汤治疗小儿慢脾风
1987年曾治一患儿,男,4岁。于夏天连续腹泻二十天。其外祖父母均为当地医院医生。已用尽西药仍不能止泻。遂请余用中药治疗。症见日泻下十余次,滑脱不止。四肢清冷,睡时露睛,手足濡动。但额头烘热,面色灰暗。指纹直射命关。其外祖父母亦知为慢脾重症。力劝为其治疗。古人有“急惊吓父母,慢脾吓郎中”之说法。诚不忍心不冒险一试。急投大剂理中汤加附、桂、伏龙肝。
高丽参30g 炒白术15g 干姜15g 附子15g 肉桂10g
炙甘草10g 伏龙肝100g
一剂。用水三大碗煎伏龙肝半小时,去渣取水,煎上药至八分,不分次数频频灌服。次日复诊腹胀大减,腹泻已止,危象顿除。续进二剂后逆回肢温。后用六君子汤调理月余而康复如初。
现在大多数中国人,你如问他:“你知道中医吗?中医在哪里?什么是中医?中医会治什么病呢”?他会告诉你,知道!在某某足浴中心,在某某某某堂。那里诸多中医在做足底按摩、推拿、刮痧、针炙拨罐,还用中药在那里做炖罐,听说能治些慢性病吧。中医沦落到今天的地步,问一问是谁之罪过?!是我们中医自己!因为你拿不出疗效,人家西医能治好的病你中医治不好,西医治不好的病你更治不好,难怪人家要取消你。其实不然,只要我们读好经典,做好临床,能够治好常见病,更能治好诸多疑、难、急、重症。无论我们以后会在农村或者城市,或自己执业,或进入大医院,都将会得到人们的认可与尊重!未来中医的希望将寄托在你们的身上!谢谢大家!
本文转载自360doc个人图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