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医后在老家的卫生院里当了名小中医,在内科上班。内科的隔壁是小儿科,整天是滿屋子的人,病儿的啼哭嚎叫、家长的训斥安慰和医生的询问、交待、嘱咐声挤合成一片嘈杂,基本上没有宁静的时候。相对冷清的我,真有一夜成名的冲动。然而我虽空有凌云志,病人却让我独坐冷板凳。
程龄仙先生是小儿科的台柱子,名闻遐迩,请她诊治的病人用摩肩接蹱來形容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她上班就是上战场。她态度和蔼,笑脸迎人,凑近说话,细声细语,望、问、闻、切(看手指三关、按额、扪腹、揑手足)亦用听诊器,亦验血白分、验个大便常规。与别位医生不同的是她都要给每位病儿往鼻腔里喷一点通关散(用铜皮做的喷壶,俗称哔剝),让其打一两个喷嚏,一來观察他的反应,二來通通阳气;开开肺气。她与其他儿科医生不同的是还亲自给病儿喂药,从剂量、调药、到入口进肚,都一一作了示范。她的医术、医德、真诚奉献和善良的心,都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赞许,滿意度达到了保(饱)和。在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的青村港及周围地区的人中,一提起程龄仙医生,没有一个不翹大拇指的。
她最常用的药是保和丸。保和丸治一切食积。俗语说:小儿常带三分饥和寒是有一定道理的育儿经。小儿嘴馋、贪吃,所以餓不死;一旦多吃易被食所伤。中医认为作为中焦的脾胃犹如一杆衡器,始终保持着一升一降的平衡(中焦如衡)。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胃所纳的水谷,精微由脾运化(上升)到肺,再由百脉输送到全身。胃气宜降是将“残渣”由小肠进一步分清泌浊后,糟粕由大肠经魄门排出体外。一旦胃纳过多,不能消化,便是伤食,或呕、或胀、或痛、或吞酸、或嗳气……。如果脾气运化失常,为胀为痛为纳呆为乏力等;或滞为寒湿,或湿化为热,变证叠起,累及其他。消食和胃,让脾胃恢复正常的升降平衡,这就是保和丸的宗旨。
保和丸方《丹溪先生心法卷三.积聚痞块五十四》。《增注徐洄溪(灵胎)古方新解》将其收入小儿门中。
保和丸由山查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翹、萊菔子各一两,为末,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至八十丸,食远服。(以上摘自《中医大辞典》)有商榷的地方是:煮糊为丸应加多少水?糊到什么程度才合适?糊做成丸时粘手怎么解决?七、八十粒药丸几乎占据了成年人的一个手掌,吃它,成人尚可承受,患儿如何办?作为现代中医的典藉,写得如此粗糙,确实有失身分。相对《古方新解》而言便好理解一些了:右(指所列药物及剂量)为末,粥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汤(温开水)下。
我虽不是小儿科医生,但我喜欢用保和丸,喜欢它消食化积的功效,喜欢它保持中焦和谐的作用,尤其喜欢它方中用了连翹和萊菔子。这也许与我所治之病大多是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书上看到市场有的保和丸中加了一味麦芽,我认为不但画蛇添足,有违丹溪初宗,而且反而会添胀,因为麦芽也产气!
目前市场上有保和丸供应,我常请病人家里备点,遇到消化不良,不管老、少、男、女都可吃点。八粒、十粒;十五、卄,视情况而定,没有副作用,不会中毒。但需看清组成药物中无麦芽者,才能买,才能吃,才能消食除腹胀。
此药价格经常变动,见涨不见跌。
本文转载自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2c3220102w5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