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痛之处,必有伏阳”,这句话好像是在读一个医案时见到的(忘了是谁的书了),当时只是觉得该作者立论比较新颖,因为临床中很少涉及这样的理论,之后也就逐渐淡忘了。后来经过几个病例,才又想起了这句话。查一下中医辞书,综合了一下,释其意如下。
伏阳:病证名。阳气伏藏也,阳热之邪潜伏在体内,为热病之源。《素问遗篇·本病论》:“民病伏阳而内生烦热。”参伏气、伏热条。清张秉成在释“仙方活命饮”时说:“夫肿毒之初起也,皆由营血阻滞,郁而为热,营卫之气失其常度,病即形之于外也......然肿坚之处,必有伏阳,痰血交凝,定多蕴毒,故又以天花粉清之,金银花、甘草节解之。”(《成方便读》)
显然张氏所论是从《内经》引伸而来,那么我所见到的“久痛之处,必有伏阳”,其情也是如此。至于它的意义,在这里,我觉得“伏阳”可以用“炎证”二字简释之(虽然不尽吻合)。它为中医在常规的辨证施治外,又增加了一种思路。
一姓魏的妇女,年近60,患腹痛来找我求治,言在此之前已经二三医者治过半月,现在腹痛难耐,我按其痛处,正是阑尾点,因告之说:是阑尾炎。患者说前医也怀疑是阑尾炎,但服药无效。我说:可改服中药吧。按脉极沉细,似乎摸不清楚,舌也淡而无苔。因为开理中汤二剂(理由可参看我写的《我治阑尾炎常用三法》一文),服二剂无效,脉象也无变化。改方用散寒理气少加活血药又二剂,仍无效,病人便不再来诊。多日后再见之,说到县医院住了半个月院,每日点滴(消炎药)而愈。问其诊断?则曰:阑尾炎。
郭按:若论脉证,似乎我的诊断应无误。西医不遵中医的理法,因没有“虚、寒”这种概念,直接就按“炎证”治,反而少走了弯路。(下一例也是如此)。
一老年妇女来诊,病甚奇,觉全身怕冷,夏季也不敢吹风,尤其肚脐和肛门处,须用多层卫生纸垫护,近日小腹又痛,脉之细弱,舌淡无苔。为开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服附子理中丸。一周后再来说:你给的药,对于怕风冷等有效,但腹痛则无效。到县医院去查了(化验),说是尿道炎,打了几天的点滴(消炎),现在腹痛已经好了。请再接着给治怕风冷。
郭按:本例病人的腹痛,我诊时,没有明显的尿频尿急等症,所以没有考虑这方面的病情,这应该是我诊断的疏漏,现代医学的检验,弥补了中医单凭脉舌辨证的不足。
一人患晨起即痛泻,向我询方,诊之,脉弱,舌淡,腰膝酸,为开附子理中丸、四神丸。服一周,说:效果不明显,腹仍痛泄。我说:“久痛之处,必有伏阳”,可合用“消炎药”一起服至腹痛止。于是加服了“肠炎灵”,服五天腹痛止,接服丸药而愈。
郭按:这一例,可以说我学“乖”了,没有按一条路跑到黑,按常规治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我想到了“伏阳”,果然有效。当然如果不用西药而加用中药,也是可以的。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民间中医拾珍丛书·杏林集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郭永来,编辑/小谢,校对/小熊、王勤莉。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