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月经已半年没来,你怎么办?月经不来就不来,我还省事了呢!月经迟迟不来,或是身体在告诉你,你得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了。
小林月经本来就不规律,甚至还曾长达半年没来月经,之前总觉得没来也省事。前年,小林结婚了,但婚后一直怀不上。这时担心与月经不规律有关,于是来到我院生殖中心就诊。
检查后发现,她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而且伴有糖尿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一种经期不定、让人不孕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干预,有可能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然而,很多女性对这个疾病都不了解、不重视!!!
到底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引起育龄女性继发性闭经和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囊卵巢综合征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5-10%, 20个女性中就有1-2人发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几大预警信号(自测)
1.月经周期不规则
月经2-3个月才来一次,或者一年才来2-3次,甚至缺席。这往往说明排卵稀发或不排卵,需要引起重视了。
另外,近期几次月经报到的时间如常,但出血量很少或突然剧增,也要警惕。
2.高雄激素的临床或生化表现
体内出现雄激素高的一些表现,即「高雄激素血症」。
简单来说,就是体内高雄激素会导致女性体型和外貌发生改变。比如:
多毛:女性的上唇、乳晕、下腹部、脐部周围,以及大腿内侧等,这些地方本不应该出现体毛的部位,在出现高雄激素后,会出现比较长、黑的体毛。
痤疮:在面颊下部、颈部、前胸以及上背部出现炎症性皮损。
脱发:头发从前额两侧开始变纤细而稀疏,逐渐向头顶延伸,但前额发际线不后移。
男性化体征:也有部分患者出现该体征,如音低沉,喉结突出,乳房变小、阴蒂增大。
好好的美女成了「女汉子」
3.卵巢多囊样改变
卵巢多囊样改变,是指卵巢形态学的改变,表现为卵巢体积增大,B超显示:1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 mm的卵泡数≥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 ml。
卵巢多囊样改变并非PCOS患者所特有的临床表现。一个PCOS患者,也可能在B超下看到完全两个正常的卵巢。
看到这里,对照一下自己。正处于青春期或者育龄期的你,是否出现了以上症状!这样……我貌似患上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别给自己乱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帽子。
出现了以上两种或以上症状,要引起警惕并及时就医,但并不是说出现以上症状就是PCOS。PCOS的诊断还需要全方位的检查。是不是患PCOS,建议去医院做专业评估。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害,不止是不孕不育!PCOS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不积极处理,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它常伴有肥胖、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而且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不仅怀孕的几率较正常育龄女性要减少。
如果孕前没有及时干预,一旦怀孕,孕期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相对增加,活产率低,流产率、早产率均高,新生儿并发症增多。
为什么会被“多囊卵巢综合征”缠上?
PCOS 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PCOS有家族聚集现象,家族中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体毛过多的病史,以及女性亲属的月经异常情况、妇科肿瘤等病史的女性,要定期做相关监测。
该怎么办?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治愈吗?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生管理。但通过一定治疗手段纠正内分泌和代谢异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糖尿病、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肥胖、心脏疾病和不孕等问题的出现。
1.生活方式的调整
对所有PCOS患者来说,无论是否有生娃要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永远是第一位。
肥胖PCOS患者通过低热量饮食和耗能锻炼进行减重,能改善多毛、痤疮等症状。有部分患者通过减重之后,还可恢复排卵自然怀孕。
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2.及时就医
如果符合以上描述的相关表现,无论是否有生娃要求,都应及时就医。如果有生娃需求,应在医生的系统评估下,在孕前将内分泌调整到适合妊娠的状态,减少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通过生活方式和代谢的调整,还不能自然怀孕,那么在生殖中心医生的帮助下,通过促排卵治疗,大多数是可以正常怀孕的。只有少数需要通过试管助孕。
3.注重心理疏导
PCOS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尤其是对于有暴饮暴食、自卑、有形体担忧的肥胖PCOS患者。应在心理医师的指导、家属关爱下,逐步调整为有利于疾病治疗的心理状态。正确认识PCOS,早诊断早治疗。
本文作者:
刘海英 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博士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文章来源:广医三院生殖中心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内分泌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8,34(1)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及指南专家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53(1)